宜兴教育云

宜兴市第二实验小学

>学校首页>新闻中心>校园新闻>内容详情

【校园新闻】青春有梦 勇敢前行——记2023宜兴市第二实验小学新教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

发布时间: 2024-01-03 13:54 发布单位: 宜兴市第二实验小学 浏览量: 9910 【公开】

为进一步夯实新教师教学基本功,展示青年教师风采,为他们的专业成长搭建一个更好的互动交流平台,12月18日起我校举行了“2023年新入职教师展示活动”。

距离入职不过三个多月的时光,在这场展示活动中,16位2023年新入职的老师虽然是第一次站在二实小的公开课舞台,但在各教研组指导教师的帮助下,他们悉心钻研教材,用心制作课件,向年级组老师们呈现了一堂堂精彩纷呈的课,给每一位听课的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语文

赵怡颖执教的二上语文《纸船和风筝》一课,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巧妙创设情境,进行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课文中出现了“漂、飘”,一个是风筝飘在空中,一个是纸船漂在水里,老师抓住这两个音同意异的字进行辨字训练,同时通过多种形式地读和想象练说,让孩子们在有趣的童话故事中感受友谊的可贵。

IMG_259

徐慧老师执教的《雪孩子》是根据儿童文学作家嵇鸿的同名作品改写的童话作品,被选入《世界金奖童话库》。《雪孩子》这个故事洋溢着人性的真善美,同时具有淡淡的悲剧美感。课文语言清浅、活脱、简洁、纯净,多维度的美信手拈来。富有童趣,意境优美。

IMG_261

朱珠老师执教的二上语文《雾在哪里》一课,以有趣的谜语引入课题,通过巧妙的板书,梳理了课文的脉络。抓住规律性的课文构段方式“雾说的话、雾做的事、景色变化”贯穿课文教学过程。用指名读,师生合作读等多种方法朗读,体会雾的淘气。课堂上,孩子们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始终沉浸在课堂中。课堂充满童真童趣,且具有启发性,将学生带入了雾的童话世界。

IMG_263

刘庆玲老师执教的《王戎不取道旁李》先以有趣的历史人物故事为导入,揭示本课的机智少年“王戎”。在朗读中,学生不仅能够达到字字入目,读准字音,也通过进一步的朗读指导,读出节奏,体会到了小古文的韵味美;在讲解中,学生借助已有的理解方法,学以致用,能够自主理解小古文的含义,进而展开想象讲好人物故事;在讨论中,学生通过对比讨论两种行为感受王戎的聪慧与机智,体会人物的精神美。本次教学按照读一读、讲一讲、背一背的教学思路,实现了一节课读懂小古文,体会人物精神的目标。

IMG_265

《灰雀》一文讲述了列宁在寻找一只不见了的灰雀时与小男孩交谈,在交谈过程中使男孩认识到了错误并主动放回灰雀的故事。课文表现出列宁的善解人意,对男孩的尊重和爱护,以及小男孩的诚实可爱。

赵园执教的三上语文《灰雀》一课,以灰雀图片引入课题,紧扣单元要素“带着问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体会灰雀的惹人喜爱,从列宁的言谈举止感受其对灰雀的喜爱,在读中悟情,感受人物的美好品质。

IMG_267

倪心赟老师教授《我的“长生果”》,本单元教材以“我爱阅读”为专题进行编排。这篇略读课文通过著名作家叶文玲童年时读书、作文的经历,借助四次阅读经历以及两次写作感悟,表达出作者对于阅读与写作关系之间的探讨,阅读是积累,写作是输出。作者希望每个学生都能活的属于自己的“长生果”,让读书相伴孩子一生。

IMG_269

《司马光》是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是小学阶段安排的第一篇文言文,讲述了一个广为流传的《司马光砸缸》的小故事,表现了少年司马光的聪明机智与沉着冷静。课文非常简短,用了很多诸如“戏”“跌”等贴切的动词,孩子们的尽情游戏、跌入瓮中的惊险场景,司马光的冷静、沉着等都体现在了这些动词中。学习本文,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培养语感,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IMG_271

导入环节戴老师播放一首美妙动听的森林狂想曲,把大自然的各种声音带入了课堂,为学生学习课文创设了情境,生动而又有趣,顺势引出课题。

温故知新,戴老师引导学生回顾总结每个自然段的中心句后,围绕“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重点教学课文第二自然段。教学中戴老师创设了情境,让大自然带领学生聆听了一场特殊的音乐会,缩短了学生与文本的空间距离让学生置身于自然之中,俨然是大自然中的一员,在情境中感知,体会到大自然声音的美妙,与文本产生了共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IMG_273

数学

周艳执教的五上数学《用字母表示数》一课,是小学生学习代数知识的起始,标志着小学生从算术的学习开始转向代数的学习,从对“数量”的理解转向对“关系”的探讨。本节课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经历用字母表示一个确定的数,再到用字母表示未知数,最后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的过程,这更是一种抽象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代数思维。

IMG_276

 邵庆国执教的三上数学《认识几分之几》一课,是小学生学习分数知识的起始,标志着小学生从整数的学习开始转向分数的学习。本节课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使学生体会几分之几和几分之一的联系,体会知识的发展及内在联系.感受分数与生活的联系,并了解分数的产生、发展过程 使学生经历实际操作和交流,并从中抽象出几分之几的过程,发展形象思维和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IMG_278

缪韵绮执教的四上数学《认识平行线》一课,是在学生认识了直线的基础上学习的,是进一步学习空间与图形的重要基础。本课旨在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认识平行线,并能够借助直尺、三角尺等工具画平行线。课程通过多样的探究活动,让学生经历从现实空间中抽象出平行线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IMG_280

 吴爽执教的三上数学《间隔排列》一课,以“小兔子乐园”中的物体作为学习本节数学课的兴趣点,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探索日常生活中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以及类似现象中简单规律的过程,得到“两端相同”,“两端不同”以及“环形”的情况中两种物体个数的关系,这也帮助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IMG_282

英语

孔幸茵执教的内容是四年级上册U8 Dolls story time。课程以一首歌曲引入,提前渗透相关单词,通过五官拼凑的方式逐步引入娃娃(doll)的主题,并深入探讨文中娃娃的面部特点。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练习描述人物的句型,并普及娃娃的来源及其意义,不仅激发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丰富了学生对这一文化元素的理解。

IMG_285

音乐、美术

杭锶钰老师执教的《踏雪寻梅》用视频引导学生模仿驴脖子上的铃铛声,并根据书本上的记号不断完善,再加上音高,使学生更容易理解相关音乐记号,减少在正式学唱中的难度。

利用画旋律线体会旋律起伏特点,并体会歌词所描述的情景,让学生明白旋律走向与力度变化是随着音乐的情感而发展的。最后由学生分组模仿铃铛(碰铃)和驴蹄声(双响筒)合作表现歌曲

IMG_288

殷大为老师教授的《七子之歌——澳门》,引领学生用合唱、朗诵等形式表达歌曲中对祖国母亲的深情呼唤,感受人民急切地盼归之情。借助声势律动感受音乐中的音程、节奏的推动作用,让学生唱的有感而发,声情并茂;聆听《东方之珠》,从演唱形式、力度、歌词等方面感受歌曲的魅力,体会音乐中迸发的民族自豪感和对国家深深的眷恋。可以充分搜集资料,让学生从两首作品的创作背景、相关年代历史中进一步体会中国人民厚重的家国情感。

IMG_290

徐思琪老师执教的四上美术《海洋世界》一课,通过视频图片欣赏、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方式,结合观察、讨论、研学等活动,让学生了解海洋多种生物的特征,感知海洋生物的造型美和色彩美。通过课堂示范、师生合作,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创造能力,逐步引导学生创作丰富又有情感的海洋生物。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他们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IMG_292

新教师展示课中,各教研组老师认真倾听,细致记录,在课后及时进行了组内评课,给予了新老师们中肯的评价,并提出了许多宝贵建议,让每位新入职教师都收获颇丰。

展示课已经圆满落下帷幕十六位新教师各有千秋各具风采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批青年教师一定会在不断的历练中快速成长在二实小的五彩华章上画上他们绚烂的一笔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公网安备32028202231255号    苏ICP备17028899号-2  
版权所有:宜兴市教育局     宜兴市教师发展中心       技术运营支持:天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